《智能生产管理实战手册》是为生产管理人员打造的个人成长与工作手册,以智能化生产管理为主线,内容全面而实用。全书共六章,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概述、智能工厂建设、智能生产装备配置、智能生产车间管控、智能生产过程监控和智能生产应用案例等内容。 本书模块化设置,内容实用性强,着重突出可操作性,不仅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模板,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...
《智能生产管理实战手册》是为生产管理人员打造的个人成长与工作手册,以智能化生产管理为主线,内容全面而实用。全书共六章,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概述、智能工厂建设、智能生产装备配置、智能生产车间管控、智能生产过程监控和智能生产应用案例等内容。 本书模块化设置,内容实用性强,着重突出可操作性,不仅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模板,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。
党争奇,陕西富平人。西北工大IE专业本科,西工大深圳研究院特聘讲师,西安交通大学MBA。丰富的企业管理实践经验,曾供职于理光、三星等世界500强企业,熟悉台资、韩资等企业管理模式;擅长精益战略、精益组织、精益人力、精益工厂布局规划、计划物控体系、TPM体系、供应链管理、生产效率提升、品质课题开展、现场6S、班组建设、精益六西格玛各模块的咨询与培训 ,曾主持或参与了多个重大管理咨询项目。
“新制造,让生产更加智能化”。新制造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,正在中国大地掀起创新热潮。 当前,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时代,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。智能制造就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,实现泛在感知条件下的信息化制造。 目前,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、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,再加上5G技术的应用,必将推动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国的制造企业也开始转型和提升管理水平,通过信息化变革、创新绿色供应链、改善企业内部的生存环境等举措,来实现新的发展,同时在战略上实现订单驱动型向管理驱动型的转变,为迈向工业信息化抢占先机。 《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(2016—2020)》明确指示:“针对原材料工业、装备工业、消费品工业等传统制造业环境恶劣、危险、连续重复等工序的智能化升级需要,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,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、行业中选择骨干企业,推广数字化技术、系统集成技术、关键技术装备、智能制造成套装备,开展新模式试点示范,建设智能车间/工厂,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、流程型智能制造、网络协同制造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、远程运维服务,不断丰富成熟后实现全面推广,持续不断培育、完善和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,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、制造、工艺、管理水平,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、智能、精细化转变。” 智能生产所包含的就是使用智能装备、传感器、过程控制、智能物流、制造执行系统、信息物理系统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;按照工艺设计要求,实现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生产、有限能力排产、物料自动配送、状态跟踪、优化控制、智能调度、设备运行状态监控、质量追溯和管理、车间绩效等;对生产、设备、质量的异常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置;实现制造执行与运营管理、研发设计、智能装备的集成;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、管控一体化。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偏低,装备的自动化、数控化、智能化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,使得我国生产自动化、智能化的总体水平不高。目前的智能生产还存在着许多问题:生产装备的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不高;物流的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低,进出厂物流、自动化立体仓库不多,生产现场的物料配送、工序间的物料传输自动化水平更低;车间实施MES的比例很低,造成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粗放、设备负荷不均、物料供应协同性差等。 基于此,我们策划、编辑《智能生产管理实战手册》一书,这是一本为生产管理人员打造的个人成长与工作手册,以智能化生产管理为主线,内容全面而实用。全书共六章,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概述、智能工厂建设、智能生产装备配置、智能生产车间管控、智能生产过程监控和智能生产应用案例等内容。 本书模块化设置,内容实用性强,着重突出可操作性,不仅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模板,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。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,加之时间仓促、参考资料有限,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与缺憾,敬请读者批评指正。 编者
第一章 智能制造概述1 当前,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时代,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。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,是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、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依托。 一、智能制造的概念2 二、智能制造的意义2 三、智能制造的特征4 四、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5 相关链接:5G技术场景支撑智能制造8 五、智能制造的新模式10 相关链接:海尔集团引领智能制造新模式11 六、智能制造的发展阶段17 相关链接:企业如何推进智能制造19 第二章 智能工厂建设21 智能生产是智能制造的主线,而智能工厂是智能生产的主要载体。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,将使得生产线、车间、工厂发生革命性大变革,提升到历史性的新高度,将从根本上提高制造业质量、效率和企业竞争力。 一、智能工厂的概念22 二、智能工厂的特征22 三、智能工厂的体系架构24 四、智能工厂的建设模式26 相关链接:5G时代智能工厂前景展望29 五、智能工厂的建设步骤32 相关链接:兰光创新从六个维度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35 第三章 智能生产装备配置43 智能生产离不开智能装备的支撑。智能装备是较为先进的制造技术、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装备领域中有机的融合,是实现高效、高品质和节能环保等目标的基础上的现代化制造装备。 一、工业机器人44 相关链接:5G如何助力工业机器人45 相关链接:从机器人到智能工厂,美的走向智能制造49 二、智能数控机床53 相关链接: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集成应用,助力智能工厂从概念走向现实54 三、3D打印(增材制造)56 相关链接: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建成58 四、智能传感器60 相关链接:工业4.0智能制造中的工业传感器应用现状62 五、智能物流仓储装备63 相关链接:智能仓储能为传统制造企业做些什么?80 六、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82 第四章 智能生产车间管控83 在设备联网的基础上,生产车间利用MES、APS等管理软件可对生产一线的状况实现实时管理,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,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追溯,减少在制品的库存,达到生产过程的无纸化,真正做到智能生产。 一、制造执行系统(MES)84 相关链接:MES在智能工厂构建中的重要性85 相关链接:企业需要MES的五大理由92 相关链接:MES选型注意事项97 相关链接:MES实施探讨103 二、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(APS系统)106 三、统计过程控制系统(SPC系统)118 四、质量管理系统(QMS)120 五、设备管理系统(EMS)123 六、自动拣选系统(DPS)125 七、防错料管控系统(SMT)127 八、仓储管理系统(WMS)130 相关链接:制造企业选择WMS应考虑的因素137 第五章 智能生产过程监控139 制造企业利用PLC、DCS等生产控制系统,可以完成生产工艺参数的检测、显示、记录、调节、控制、报警等功能,对提高生产线的作业率,改善产品质量及缩短新产品、新工艺的开发周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 一、生产控制系统(PLC系统)140 相关链接:PLC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49 二、集散控制系统(DCS)151 相关链接:PLC与DCS的异同153 三、生产现场管控系统(SFIS)158 四、电子看板管理系统162 第六章 智能生产应用案例167 将企业管理思想融入智能制造系统中,可使生产流程和智能制造系统相互融合,正确的实施可以大幅度地改善成本控制、管理作业进度,将企业制造的过程流程化、标准化。企业管理层也可更直接地获取制造现场数据,为管理层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。 一、格力电器打造家电行业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68 二、康缘药业建设“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”177 三、娃哈哈以智能制造领跑饮料行业182 四、九牧集团打造卫浴产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186 五、约克空调透明化生产190 六、劲胜智能集团成功实施APS系统195 七、MES助力重庆建设工业集团实现精益化管理198 附录201
ISBN:978-7-122-35336-8
语种:汉文
开本:16
出版时间:2020-01-01
装帧:平
页数:204